7月9日,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毛莉虹应邀带队参加第一届全国体育人工智能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副院长李新、科技处处长王玉珠、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卢朝霞、运动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体育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田雪文、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闫红桥、运动休闲学院副院长孙妍及大数据教研室骨干教师等一行11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等承办,主题为“健体·智慧·融合”。首都体育学院院长张霞主持开幕式,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讲话,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陈志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共同发起人胡海岩教授,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教授、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明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黄汉升教授等作大会报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以及体育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大会共设置6场大会报告、四个专题论坛的56个专题报告以及148篇壁报展示。会上举行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成立仪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院士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与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何明教授共同为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揭牌。
此外,大会前一天还举行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大会,专委会的43名委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了大会,会议选举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明为主任委员,我校毛莉虹及其他6名委员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校卢朝霞参加体育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大会。
开幕式结束后,毛莉虹参观考察了首都体育学院科学训练与主动健康研究中心、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心、体医工精准组学实验室、中小学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分析中心等体医工融合高精尖创新平台建设情况;毛莉虹一行还参观了首都体育学院气膜滑冰馆、院史馆、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期间,毛莉虹与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明、校长张霞进行了交流,就下一步两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达成共识。
田雪文受邀参加大会运动人体科学分论坛,作题为《基于单细胞测序的小鼠肥胖发展过程中脂肪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变化分析》的主题报告,并作为壁报评审组专家,与其他专家共同评选出李夏元等人的“不同等级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关键技术指标的生物力学分析”等十篇最佳壁报。
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是国内首个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学术组织。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挂靠单位为首都体育学院,成员包括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中从事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专委会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视觉、智能可穿戴设备、运动生物力学、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生成、精准组学等研究方向。专委会将致力于开展人工智能与体育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研究、技术与装备开发、成果与产品转化,培养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门人才,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训练系统、智能运动处方、智慧体育装备、智慧体育模型等的应用推广。
此次会议为我校组建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室、筹备智能体育工程专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开拓了工作思路,丰富了建设经验。通过体育人工智能专委会,各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联系,共同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平台,为体育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 李宁宁)